星光集团海外业务拓展顺利,林唐唐却没停下脚步。集团计划打造一个集科技、文化、艺术于一体的创新产业园区,推动传统商业与新兴产业融合,林唐唐负责项目筹备。
她穿梭于各地,与科技企业、艺术机构、科研院校洽谈合作。一次,在与一家知名科技企业谈合作时,对方负责人对项目前景感兴趣,却担心园区配套设施和政策支持不足。林唐唐早有准备,详细介绍了园区规划、政府扶持政策,还展示了初步设计方案。对方被诚意和专业打动,达成合作意向。
筹备中,林唐唐发现团队在文化艺术板块策划上缺乏亮点。她决定亲自去艺术氛围浓厚的欧洲小镇考察。在小镇,她被街头艺人表演、古老建筑和艺术展览吸引,汲取诸多灵感。回国后,她提出在园区建艺术长廊、露天剧场,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,让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。
随着项目推进,难题接踵而至。项目用地拆迁遇到阻碍,部分居民对补偿方案不满意,拒绝搬迁。林唐唐带着团队挨家挨户沟通,了解诉求,调整补偿方案,争取政府支持。经过努力,居民同意搬迁,项目顺利推进。
然而,项目建设到关键阶段,资金却出现缺口。银行贷款审批流程繁琐,进度缓慢,投资人也因市场波动有所顾虑。林唐唐一边与银行沟通,补充资料,加快审批;一边与投资人会面,分析项目优势和前景,展示信心。同时,她还向沈小雨建议优化项目预算,削减不必要开支。
在林唐唐努力下,银行贷款获批,投资人也决定继续注资。项目建成后,吸引众多科技企业、艺术工作室入驻,成为城市创新发展新地标。林唐唐在集团地位愈发重要,沈小雨有意培养她成为集团接班人。
但林唐唐没忘记一路支持的人,尤其是李阳。项目完成庆功宴上,林唐唐当着众人面感谢李阳,李阳有些不好意思,却也为她骄傲。此后,两人关系更密切,工作上默契十足,生活中相互关心。
林唐唐没满足于此,开始关注行业可持续发展,探索绿色商业和社会责任履行,为星光集团未来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,也在商界走出独特道路 。
随着创新产业园区的成功运营,林唐唐在业内的影响力如日中天,不少行业峰会和论坛纷纷向她抛出橄榄枝,邀请她分享成功经验和独到见解。在一次颇具影响力的商业峰会上,林唐唐站在演讲台上,从容自信地讲述着星光集团的发展历程和自己的心路历程,台下掌声雷动,不少企业家对她投来钦佩的目光,更有甚者,峰会结束后便主动找她交换联系方式,探讨合作的可能性。
在这些主动寻求合作的人中,有一位名叫苏然的年轻创业者,他创立的科技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,研发出的一款智能办公软件在市场上初露锋芒,前景广阔。苏然对林唐唐提出,希望能借助星光集团的资源和平台,将智能办公软件推广到更多企业中,实现互利共赢。林唐唐对苏然的项目十分感兴趣,经过一番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团队讨论,她决定与苏然的公司达成合作。
合作初期,进展十分顺利。星光集团利用强大的商业渠道,将智能办公软件推荐给众多长期合作的企业客户,而苏然的团队则根据客户反馈,不断优化软件功能,提升用户体验。然而,随着合作的深入,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。由于双方公司文化和工作方式存在差异,在沟通协作上出现了不少摩擦。苏然的团队成员年轻有活力,思维活跃,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;而星光集团这边的团队成员更加注重商业规则和市场需求,行事风格相对稳健。
一次,苏然的团队为了追求技术上的突破,决定对软件进行大幅度的升级改造,却没有提前与星光集团的团队充分沟通。当他们突然宣布升级计划时,星光集团这边的市场推广团队完全没有准备,原本的推广计划被打乱,导致部分客户对软件的稳定性产生担忧,甚至有客户提出终止合作。林唐唐得知此事后,立即召集双方团队进行紧急会议。
会议上,气氛一度紧张。苏然的团队成员坚持认为技术升级是为了产品的长远发展,而星光集团的团队则指责对方没有考虑市场和客户的接受程度。林唐唐看着剑拔弩张的双方,深吸一口气,开口说道:“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,都是为了让这个项目取得成功。现在出现了问题,我们应该坐下来共同解决,而不是互相指责。”她先肯定了苏然团队在技术创新上的努力,同时也指出了沟通不畅带来的严重后果。随后,她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:建立一个高效的沟通机制,双方团队每周定期举行联合会议,分享工作进展和计划,遇到重大决策必须提前共同商讨。
在林唐唐的协调下,双方团队逐渐放下成见,开始加强沟通与协作。苏然的团队在进行技术升级时,会提前与星光集团的市场、运营团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