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刚蒙蒙亮,林晓晓己经背上了那个熟悉的布包,里面装着她昨夜整理好的采集工具和几个干净的布袋。许绵绵昨晚虽然有些担心,但最终还是支持她的决定——这些草药确实有用,而且越早研究出成果,就越能帮上陆彦均他们。
林晓晓走出家属院时,心里还惦记着昨天在训练场东北角发现的那片青灰色土壤。如果真的是铁矿石痕迹,那么这片区域的植物可能会因矿物质含量不同而具备特殊的药效。她得再去看一看,确认一下那些草药是否真的有异常生长的情况。
一路上,她依旧保持着高度警觉。尽管那天成功甩掉了跟踪者,但她知道林清清不会轻易放弃。不过今天她没有时间去想太多,目标明确,脚步也格外坚定。
穿过树林,她很快来到了训练场边缘的一块开阔地。这里靠近军队训练区,平时人迹罕至,正是采集草药的好地方。她蹲下身,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植被。
“蒲公英……马齿苋……还有这个……”她一边轻声自语,一边用小铲子小心挖掘一株根部泛红的植物,“嗯,这应该是半边莲。”
她正准备将草药放进布袋里,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。
“哎哟,这不是陆家那位新媳妇嘛?大清早的一个人在这儿干嘛呢?”
林晓晓抬头一看,只见一群穿着朴素、年纪不等的军嫂正从另一条小路走来。领头的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,眉眼间带着几分刻薄,说话时嘴角还挂着一丝讥讽。
“采点草药。”林晓晓站起身,语气平静。
“采草药?”那妇人嗤笑一声,“你这是要给人治病,还是搞什么巫术啊?”
周围几个军嫂闻言纷纷笑了起来,有人低声嘀咕:“现在都什么年代了,还信这些老一套。”
林晓晓皱了皱眉,解释道:“这些是常见的草药,比如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,马齿苋能凉血止痢,都是很有用的东西。”
“你说得倒好听。”那刻薄妇人冷哼一声,“我可听说有些人就喜欢拿些奇怪的叶子泡水喝,结果把命都搭进去了。”
“你们不信没关系。”林晓晓耐着性子继续说,“但我可以给你们举个例子,上次有个战士被蚊虫叮咬后发炎,我就用这种紫花地丁捣碎敷上去,第二天就好了。”
“瞎猫碰上死耗子!”有人冷笑。
林晓晓深吸一口气,意识到光靠口头解释很难改变她们的偏见。她干脆从布袋里拿出几株新鲜的草药,摊开在地上,“这样吧,你们谁要是觉得不舒服,我可以当场做个简单的外用药包,你们试试看效果。”
围观的军嫂们互相看了看,脸上仍旧带着怀疑。
这时,人群中一个中年妇女开口了:“我这几天手臂有点酸痛,也不知道怎么回事。”
林晓晓眼前一亮,立刻点头:“行,您坐这儿就行。”
她熟练地取出一把小刀,将几片车前草叶捣碎,又加入一点晒干的艾草粉,用清水调成糊状,然后敷在对方的手臂上。
“先敷一会儿,等会儿看看有没有缓解。”
那位中年军嫂迟疑地点点头,任由她操作。
其他军嫂则站在一旁,表情复杂地看着这一切。
过了一会儿,那名中年妇女轻轻动了动手臂,眼神明显变了:“咦……好像真没那么疼了。”
“真的假的?”旁边的人凑过去问。
“我自己还不知道吗?”那中年妇女点点头,“确实舒服多了。”
人群中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些,但仍有不少人保持观望态度。
林晓晓趁机说道:“我不是搞封建迷信,这些草药在现代医学中也是有依据的。只是我们现在条件有限,只能靠这些土办法。”
“你一个姑娘家,怎么懂这么多?”一个年轻军嫂忍不住问。
“我以前学过一些。”林晓晓笑了笑,“现在既然住在这里,能帮上忙就尽量帮。”
这句话说完,现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
就在这时,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“不好啦!那边有人晕倒了!”一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喊。
林晓晓立刻站起身:“人在哪?”
“就在前面不远的小路上!”小孩指着东边。
林晓晓二话不说,抓起布袋就往那边跑,几个军嫂也跟着围了过去。
果然,一名中年男人倒在路边,脸色苍白,额头滚烫。
林晓晓蹲下身,迅速检查了一下他的情况,判断是中暑。
“快把他抬到阴凉处!”她大声指挥,“谁带水了?”
一位军嫂赶紧递上自己的水壶。
林晓晓迅速取出几片薄荷叶和金银花,捣碎后加水搅拌,然后喂给那人服下。
“让他平躺着,别让他乱动。”她一边处理一边交代,“大家帮忙扇风降温。”
十几分钟后,那人才缓缓睁开眼睛,脸色也恢复了些许。
围观的军嫂们看着这一幕,脸上的神情终于不再那么敌对。
刚才那个刻薄的妇人也凑了过来,语气比之前柔和了许多:“你这丫头,还真有点本事。”
林晓晓笑了笑:“我说了不是搞迷信,只是用了点草药而己。”
“那……以后我们要是有什么小毛病,能不能来找你问问?”另一个军嫂试探着问。
“当然可以。”林晓晓点头,“只要你们愿意相信。”
这时,人群中那个一首沉默寡言的军嫂忽然开口:“我娘以前也会用草药,她说这些法子祖上传了几百年,肯定是有道理的。”
众人闻言,纷纷点头。
林晓晓心中松了口气,至少,她迈出了第一步。
然而她不知道的是,在远处一棵树后,一双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。
那个人影看了许久,才悄然转身离开。
而在另一边,林清清的房间里,一张新的纸条正静静地躺在桌上,上面写着:
“林晓晓昨日为军嫂治好了手臂疼痛,并救了一名中暑男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