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春的第一场雨来得又急又猛。李云龙站在新修的瞭望塔上,雨水顺着蓑衣往下淌,在他脚边汇成一条小溪。他举起望远镜,镜片上立刻蒙上一层水雾。远处山路上,一队日军正在泥泞中艰难行进,驮着辎重的骡马不时陷进泥坑,引得日本兵大声咒骂。
"团长,侦察兵回来了。"张大彪披着块油布爬上塔楼,雨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,"鬼子这次来了一个联队,还带着西门山炮。"
李云龙嘴角扯出一丝冷笑:"佐藤这个老小子,吃了这么多次亏还不长记性。"他转身下楼,木梯被雨水泡得吱呀作响,"通知各营连干部,一小时后开会。"
团部设在刚修复的祠堂里,屋顶新铺的茅草还散发着清香。李云龙一进门就看见赵刚正和几个老乡说话,地上摆着几个装满野菜的篮子。
"老李,乡亲们送来的。"赵刚推了推眼镜,"听说要打仗,都把存粮拿出来了。"
李云龙蹲下身,拿起一根还带着泥土的野葱闻了闻:"乡亲们的心意我们领了,但这些得留给老人孩子。"他转向几位老乡,"等打完这仗,我让战士们上山多采些还给大家。"
等老乡们走后,李云龙立刻变了脸色,把地图铺在供桌上:"佐藤这次学乖了,不从大路走,改走黑石沟。那里地形狭窄,重武器展不开,但对我们也有利有弊。"
"我们可以打伏击。"一营长指着地图上的一个拐弯处,"这里两侧都是峭壁,只要堵住前后..."
李云龙摇头:"鬼子肯定有防备。我有个新想法——放他们进来,关门打狗!"
干部们面面相觑。赵刚皱眉:"太冒险了吧?放鬼子进根据地?"
"不是真放。"李云龙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,"还记得我们在赵家峪后面挖的那些假地道吗?让老乡们再演场戏,假装仓皇逃跑,把鬼子引进去。"
雨越下越大,打在茅草屋顶上发出沙沙声。李云龙详细布置着作战计划,声音压得很低,仿佛怕被外面的雨声偷听去。每个连队的任务都精确到分钟,甚至连撤退路线都规划了两条。
"最关键的是时机。"李云龙环视众人,"三连必须在鬼子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才能引爆,早了打草惊蛇,晚了..."他没说下去,但所有人都明白。
散会后,李云龙留下张大彪:"你带侦察排去把路标换了,让鬼子以为前面是独立团指挥部。"
"明白!"张大彪敬了个礼,又犹豫道,"团长,这次让我带队冲锋吧?"
李云龙盯着他看了几秒,突然笑了:"怎么,怕我抢你功劳?"他拍了拍张大彪的肩膀,"放心,这次你当主攻,我给你压阵。"
天黑前,各部队悄悄进入预定位置。李云龙亲自检查了每个火力点,确保伪装到位。他蹲在机枪阵地旁的泥水里,帮战士把最后几根树枝插好:"记住,听到第三声爆炸再开火。"
午夜时分,雨停了,月亮从云缝中露出半张脸。李云龙趴在前沿观察哨,湿透的军服贴在身上,冰凉刺骨。远处传来轻微的金属碰撞声——日军先头部队正在接近。
"来了。"李云龙轻声说,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消散。他数着通过的日军人数,当看到山炮的轮廓时,眼睛一亮:"鱼上钩了。"
日军行进得很谨慎,尖兵每隔几分钟就停下来观察。但黑暗和雨后的大雾掩盖了八路军的踪迹。当主力完全进入伏击圈后,李云龙对身边的信号兵点了点头。
"砰!"一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,照亮了整个山谷。日军顿时乱作一团,军官们大喊着寻找掩体。但奇怪的是,并没有预期的枪林弹雨。
"八路军的信号弹?"佐藤大佐狐疑地举着军刀,"难道是..."
他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一声巨响,接着是第二声、第三声——预先埋设的炸药引爆了山体两侧的松动岩石,泥石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,瞬间堵死了前后的退路。日军被压缩在不到五百米长的路段上,人挤人,马撞马,乱成一锅粥。
"打!"李云龙一声令下,两侧山坡上突然喷吐出无数火舌。轻重机枪、步枪、手榴弹,甚至还有几门迫击炮,全都朝着谷底倾泻火力。日军像割麦子一样倒下,鲜血很快在低洼处汇成一个个小水坑。
"冲锋号!"李云龙拔出大刀,一跃而起。激昂的号声响彻山谷,八路军战士如猛虎下山,扑向残存的日军。白刃战中,李云龙的大刀舞得呼呼生风,连续劈倒三个日本兵。一个日军军官举着军刀向他冲来,被他一个侧身躲过,反手一刀砍在背上,顿时鲜血喷溅。
战斗在黎明前结束。除少数日军拼死突围外,大部分被歼灭。李云龙命令迅速打扫战场,重点收集武器弹药。他亲自检查了那西门山炮,发现只有一门还能用。
"拆了,零件带回去给周厂长研究。"李云龙拍了拍冰凉的炮管,"剩下的炸掉,不能留给鬼子。"
回根据地的路上,队伍满载而归。李云龙走在最后,突然听见路边草丛里有动静。他示意部队继续前进,自己悄悄摸过去,发现是个受伤的日军通讯兵,怀里还抱着电台。
"会说中国话吗?"李云龙用刺刀挑开他的衣领。
日军士兵颤抖着点头:"学、学过..."
"很好。"李云龙收起刺刀,"帮我给太原的鬼子司令带个话——就说李云龙请他喝酒,有种就来赵家峪!"
当天下午,根据地召开了祝捷大会。老乡们送来自酿的米酒,孩子们围着缴获的机枪又蹦又跳。李云龙却悄悄离席,来到后山的训练场——周厂长正在测试新改进的迫击炮弹。
"装填!"周厂长亲自操作。随着一声巨响,八百米外的靶标被炸得粉碎。
"好!"李云龙兴奋地拍手,"马上量产!越多越好!"
夜深了,李云龙独自站在村口的瞭望哨上。远处日军据点灯火如豆,更远处是连绵的太行山脉。他摸出林静刚绣好的烟荷包,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草药味的旱烟。
明天,日军肯定会报复;后天,可能要转移伤员;大后天...谁知道呢?在这铁与火的岁月里,每一天都是新的战斗。但李云龙相信,只要军民一心,再强大的敌人也能战胜!
山风拂过他的面庞,带来远处老乡家纺车的吱呀声。李云龙掐灭烟头,紧了紧腰带。天快亮了,又该带着战士们出操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