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鱼谜局
双鱼谜局
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言 > 双鱼谜局 > 宫门前的暗涌

宫门前的暗涌

加入书架
书名:
双鱼谜局
作者:
无聊小黄鸭
本章字数:
4464
更新时间:
2025-07-01

寅时三刻,天色尚在沉睡,东方天际仅泛起一丝鱼肚白,靖安王府的马车正缓缓碾过朱雀大街上凝结的薄霜。车轮与冰晶摩擦,发出细碎的“咔嚓”声,在死寂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刺耳。林夏端坐在车厢内,指尖轻轻挑开车帘,一股裹挟着寒意的晨雾扑面而来,瞬间让她打了个寒颤。远处,巍峨的宫墙在朦胧的雾气中若隐若现,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,沉默而威严,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,仿佛连呼吸都要放轻几分。

"记住三条。"顾承煜的声音低沉而冷静,指尖在膝上轻轻叩击,节奏分明,如同战鼓般沉稳有力,"低头、噤声、跟紧我。"

他忽然抬眸,玄色衣袖下的手指虚握成拳,指节抵在林夏颈侧三寸处比划:"若有人敢看你超过三息——"话音戛然而止,转而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气音道:"你就咬破我给你的药囊。苦味会让你清醒,血腥味...会让我发疯。"

指尖收回时擦过她腕间脉搏,他垂眸凝视那处轻颤的皮肤:"若我死了..."突然被自己未尽的话语哽住,喉结滚动半晌才冷硬道:"就往东南方跑,别回头。

她的指尖微微颤抖着,像是秋风中最后一片不肯坠落的枯叶,却倔强地、固执地攥紧了他那玄色衣袖的一角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:"你休想胡言!"月光如水,从雕花窗棂的缝隙间悄然流淌进来,在他深邃的眼底投下细碎的光斑,那些光斑随着他眼睫的颤动而闪烁,宛如打翻了一匣子的银屑。他忽然低笑了一声,那笑声像是深夜里一声压抑的叹息,又像是某种无奈的妥协。他缓缓抬起手,拇指轻轻按上她腕间那急促跳动的脉搏,感受着那生命的律动:"傻姑娘,活着的人总要继续往前走。"远处传来更夫悠长的梆子声,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,当第三声梆子响起时,他终于松开了手,转身融入浓稠如墨的夜色之中,只留下她掌心那一缕尚未散去的余温,像是一缕不肯离去的执念,固执地停留在她的皮肤上。

话音未落,他忽然倾身向前,动作迅捷而隐蔽,从怀中取出一枚鎏金簪。簪身雕刻着繁复的花纹,簪头镶嵌着一颗珍珠,在昏暗的车厢内泛着诡异的幽蓝微光,宛如深海中的鬼火,神秘而危险。林夏瞳孔微缩,心中一凛——这枚簪子绝非普通饰物。她的思绪瞬间闪回到现代警用装备展上见过的类似设计,那是一种微型录音设备,能够悄无声息地捕捉周围的对话,甚至能过滤掉环境噪音,精准收录目标声音。

马车在宫门前缓缓停下,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嘎吱声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了。宫门前,金吾卫们如雕塑般伫立着,他们手持长枪,枪戟交叉,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。晨雾弥漫,给这片场景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冷峻的氛围。阳光透过雾气,洒在金吾卫们的盔甲上,反射出冷冽的金属寒光,宛如一片冰冷的刀锋森林。为首的守卫踏前一步,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,每一步都似乎能引起地面的震动。他的声音如同寒铁一般冷硬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压,在寂静的晨雾中回荡:“罪臣之女,也配入宫?”

顾承煜神色不变,唇角甚至微微上扬,仿佛对守卫的挑衅毫不在意。他只是从袖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玉佩,在掌心轻轻一转。那玉佩通体莹白,隐隐泛着温润的光泽,仿佛蕴含某种奇异的力量。守卫的瞳孔骤然收缩扩张,目光瞬间呈现涣散状态,其躯体以机械性动作向侧方让开通道。该过程表现为明显的动作僵首与迟缓特征,整个行为模式呈现出受制于无形程序操控的显著迹象,且未显现任何形式的抵抗意识,其主观意志己呈现完全丧失状态。

2. 太极殿上的试探

太极殿内,烛炬摇曳,光影交错。殿宇高阔,穹顶绘有日月星辰纹饰,气象庄严,肃穆中隐现沉郁之气。殿中群臣皆屏息凝神,目光齐聚殿中央那位新任丞相李沉舟。

皇帝端坐龙椅,面容沉静,眸光深邃难测。未即刻发话,仅缓啜香茗,茶盏轻叩鎏金托盘,清脆之音于寂静殿堂中尤为刺耳。此声仿若信号,令殿内气氛更显紧绷。

李沉舟垂首肃立,双手恭敬交叠于身前,指节因用力而略显苍白。其深知今日之问对绝非寻常,实乃关乎能否立足于朝堂之关键。皇帝之每一瞥、每一言,皆暗藏玄机,稍有差池,恐致万劫不复。

殿角处,几位重臣神情各异。有的眉头紧锁,似乎在揣摩皇帝的用意;有的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李沉舟的神态,试图从中捕捉到破绽。而站在皇帝身侧的内侍总管则始终低垂着眼睑,仿佛对眼前的一切漠不关心,但指尖却微微颤动,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。

皇帝终于放下茶盏,声音低沉而缓慢:“李卿入朝不过月余,便己主持多项要务,朕心甚慰。然朝堂之事,错综复杂,朕想问问李卿——若遇权臣结党,威胁社稷,卿当如何处置?”

李卿拱手肃立,目光如炬:"臣以为,当效法商君变法之初,先固君权,后除奸佞。其一,暗中查访,搜集罪证;其二,分化其党羽,使其自乱;其三,待时机成熟,一举剪除。不过…"他略顿,“臣以为防患于未然更胜于事后诛伐,还请陛下明察秋毫,早立规矩。

此言一出,殿内气氛骤然凝固。这一问题看似寻常,实则暗藏杀机。若李沉舟回答过于强硬,恐被皇帝视为刚愎自用;若过于软弱,则会被认为不堪大任。他必须谨慎权衡,方能给出一个既合皇帝心意,又不失自身立场的答复。

李沉舟微微抬首,目光沉稳地望向皇帝,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的笑意:“陛下所虑极是。臣以为,治国如烹小鲜,火候需恰到好处。权臣结党固然可惧,但若操之过急,反易激起反弹。臣当以柔克刚,徐徐图之——一面暗中查访,搜集证据;一面分化其党羽,使其不攻自破。如此,既可消弭祸患,又不伤国本。”

他的回答滴水不漏,既展现了果断,又体现了谨慎,恰到好处地迎合了皇帝的心思。殿内众人闻言,有的微微颔首,有的若有所思,而皇帝的眼中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之色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