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灵帝诈死,我劝曹操造反
三国:灵帝诈死,我劝曹操造反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三国:灵帝诈死,我劝曹操造反 > 41 怒斥杨阜胆小如鼠

41 怒斥杨阜胆小如鼠

加入书架
书名:
三国:灵帝诈死,我劝曹操造反
作者:
绣衣老王
本章字数:
4214
更新时间:
2024-11-12

“大皇子,尚书有言: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

荀堪不愧是颍川子弟,尚书就是读的熟。

一上来就是圣人言论。

百姓才是国家的安本,百姓的基础牢靠,国家才能安宁。

继而就是士农工商。

只有世人为你统治百姓,国家才能兴盛。

你有这种本事吗?

你身边一个人都没有?

纵然你当了皇帝,下面的士族不认你,你如何开展工作?

刘怅也知道,这是自已最大的弱点。

刘怅微微一笑道:“那文若先生以为如何能让民固呢?”

“……”

荀堪早就准备了一肚子话想说,可是刘怅没有给他说的机会。

“当然了,这个问题对于你一个还没有出仕的人来说,有点难,那就让本皇子告诉你。”

“耕者有其田,织者有其杼,居者有其庐,老幼有从依,黔首不曾愚,言者无忧惧,各尽其才,承古萌新。”

荀堪三人听完这段话,都愣住了。

“耕者有其田,织者有其杼,居者有其庐,老幼有从依,黔首不曾愚,言者无忧惧,各尽其才,承古萌新,”

这不就是理想化的社会吗?

这不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吗?

荀堪准备了一肚子话,引经据典。

可是都没有这句话简洁而富有含量。

何为耕者,农也!

何为织者,妇女也!

何为居者,天下万民也!

老幼有从依,那不就是说一个家庭稳固且富足吗?

他们曾经去过一些山区,甚至有一些家庭不堪其累,会把年老的老人背到山上,任由其自生自灭。

荀堪斥之愚蠢。

可是对方却反驳:家共有米一斗,给了老母不能给幼子,给了幼子不能给产妇,给了产妇不能给我。

我若死,谁去挣这一斗米。

幼子是未来。

妻会纺织育子。

如之奈何?

如之奈何?

黔首不曾愚。

这不就是要教化百姓吗?

谁人能教化百姓?

不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?

言者无所惧。

谁是言者,说的还是他们这些读书人。

整段话里完全都没有提商。

这不就是妥妥的重农抑商吗?

难道这不对吗?

这在这个世界,这是政治正确?

因为商人没有吃不饱饭的,只有家破人亡,被人屠戮的。

让天下吃不饱饭的农民吃饱饭,有房子住,能养活父母跟孩子。

让读书人畅所欲言,教化百姓。

这,这就是最好的局面。

你跟现在能言论自由吗?

他们只有奋起反抗来请愿的时候,朝廷才会让他们开口说话。

现在呢?

刘怅却直接把他们叫到宫墙上,难道真的是只是让他们来说话吗?

嘶!

也许大皇子真的没有要杀他们的意思?

袁隗目光一凝,大皇子给他的惊喜真的是太大了,他真的是在府内装疯卖傻十几年吗?

而不是勤学苦读了十几年吗?

这番话就连自已,也说不出来呀!

“诸君,还有什么要说的吗?”

刘怅看着三人道。

“大皇子,既然知晓这个道理,为何不让大将军出来,大将军出,则西凉百姓得以苟活,他们必然会过上大皇子所说的生活。”

杨阜才不管这些文绉绉的话。

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西凉那种地方,像刘怅说的话,那只属于关东百姓,跟他西凉有什么关系?

他更关心的还是制止马腾、韩遂之乱。

“呵!大将军初就能平定这次叛乱了吗?”

“当然。”

杨阜一点犹豫都没有。

“那之后呢?”

“之后,自然就过上大皇子您说的这种生活了?”

杨阜话赶话说道。

只不过在场的人没有一个相信的。

现在的中原都乱成一锅粥了,你们西凉能过上这样美好的生活?

文景之治的时候,差不多能过上这样的生活。

你们西凉,呵呵?

“杨义山,你又何必骗自已,又何必骗我呢?”

刘怅道: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,十几年前段太尉平定羌乱打通西域,为何短短的十几年,羌乱卷土重来呢?”

“这……”

杨阜顿了顿道:“自然是羌胡蛮夷,不知恩典。”

“愚蠢。”

刘怅毫不犹豫地怒斥杨阜:“恩典,段太尉是以歌之歌,以血洗血,羌胡与我汉民有血海深仇,何来恩典?”

“而且孤没记错的话,羌乱已经持续数年,朝廷在上面耗费数十亿,那时候是大将军当政,孤也没见羌乱被平定呀!”

“大皇子难道这是要舍弃雍凉了?祖宗陵寝可还在那边呀?”

杨阜激动的道。

“谁说要舍弃雍凉了?”

刘怅看着杨阜道:“雍凉的复杂形势,你这个陇西人应该比孤清楚得很多,如果派兵征讨,他们往山里一躲,你告诉我,朝廷撤军不撤军?”

“一旦朝廷撤军,他们还会卷土重来。”

“如此往复,朝廷耗费大量钱粮,却一无所获。尤其是如今的场景,你告诉孤该如何处置?”

“我记得故司徒崔烈曾提议放弃雍凉。”

“大皇子万万不可呀!雍凉之民也是汉民,汉土。”

杨阜急切的道。

“咳咳!杨义山是吧!你先不要着急,听大皇子说完?”

袁隗轻咳几声说道。

“所以我们当下的策略是往后收缩。”

刘怅道:“羌胡见我们收缩,必然会卷土重来,呼朋唤友,占据雍凉,其中也不乏野心之辈,想要称王称霸?”

“势必还会内讧,占据城池。”

“而我军可以重振旗鼓,调集兵马,屯田三辅,等待时机,与之决战。”

“如有必要,还可以把他们放进三辅,来个关门打狗。”

刘怅看着杨阜道:“如此,只需一战,就可换来十数年的太平。若是年年征讨,何时能讨平?”

“若是你,你是选择是日放血,还是割一块肉换十几年身体健康?”

杨阜不说话了。

因为他不敢说了。

把羌胡放进三辅,最反对的是那些世家大族。

要损害的是他们的利益,可对雍凉的百姓来说,忍一忍是能忍过去的。

用一时的阵痛换十几年的和平。

这绝对值得。

“你看你,你不敢说了,为什么你面对孤的时候,面对皇权的时候,悍不畏死,面对那些人的时候,却未之如鼠呢?因为你也是其中的一只小老鼠。你敢面对猫,你却不敢面对同类。”

“如果下面的人都是你这样的人,姑真为大汉感到悲哀。大汉养士 400年,却无一士为大汉牺牲流血。”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