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熹微中,林知夏背着收拾妥当的背篓,里面装着昨天采摘的马齿苋、蒲公英,还有几株草药,外面用干净的布仔细盖好。她怀揣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,与村头那几位赶着驴车,往县城送些鸡蛋和粗粮的村民一同出发。
这是她穿越到七十年代以来,第一次踏足县城集市。
集市上早己人声鼎沸,叫卖声此起彼伏,掺杂着牲口的嘶鸣和讨价还价的喧闹。
空气里充满了泥土、炊烟和各种农产品的混杂气味。
林知夏从没摆过摊,也不知道该在哪里落脚。
她小心翼翼地穿梭在人群中,看着那些老练的摊贩如何吆喝,如何熟练地将货品分门别类,如何眼疾手快地收钱找零。她找了个偏僻的角落,小心翼翼地放下背篓,看着那些对她和她的山货投来异样目光的村民和顾客,心跳忍不住加速,手心也渗出了冷汗。
她的手刚搭上背篓,一个卖葱的老大娘就朝她翻了个白眼,粗声粗气地嚷嚷:“哎哟喂,小媳妇儿,你这背篓里是啥玩意儿?绿乎乎的,该不是哪个山沟沟里的毒草吧?小心吃坏了人家的大肚子!”
她身边几个闲着聊天的妇女也跟着哄笑起来,带着嘲讽和不屑。林知夏的脸瞬间涨红,羞恼与不安袭上心头。这开局就让她有些手足无措。
林知夏强忍住内心的不适,深吸一口气,努力回想前世看到的营销案例和那些成功人士的姿态。
她告诉自己,她不是在卖草,她卖的是知识和未来!
她强迫自己扯出一抹公式化的微笑,清了清嗓子,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怯懦:“各位大爷大娘,各位婶子嫂子,我这可不是什么毒草!这是新鲜的马齿苋和蒲公英,都是山里头绿色无污染的好东西!”
然而,她的吆喝声淹没在集市嘈杂的声浪中,显得微不足道。人们只是匆匆扫她一眼,就转向了那些熟悉的粮食蔬菜摊位。
偶尔有人好奇地走近,却在她解释功效时,露出不解的眼神,然后摇头走开。
“马齿苋?蒲公英?这哪是什么好东西啊,村里有的是,都是喂猪的!”有人小声嘀咕。
“就是啊,这么瘦的小媳妇,看着就不像会过日子的人,指不定是逃荒过来的吧?”又有人阴阳怪气。
林知夏的摊位仿佛被隔离了,一个上午,根本没有人停下来仔细询问,更别提买。背篓里的马齿苋叶子开始打蔫,鲜绿的蒲公英也失去了光泽。眼看着日头渐渐高耸,午餐时间己经过去,却没有任何进展,巨大的失败感扑面而来。汗水与焦躁混杂,林知夏感到喉咙有些干涩,甚至有些反胃。她真的要空手而归吗?
焦急和沮丧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林知夏。她感到自己像一个掉进大染缸的白布,无助又迷茫。如果卖不出去,这些山货很快就会烂掉,那她一上午的辛苦就白费了,更重要的是,陆家根本等不起。
她想起了陆时远那双充满信任的眼睛,想起了婆婆虽然嘴硬但内心充满期待的目光。她不能让陆时远失望,也不能让婆婆看轻了她的这些“新花样”!
“别急,慢慢来。”
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,林知夏猛地抬头,只见陆时远不知何时竟出现在了她身后,拄着拐杖,靠在一旁的树干上。
他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沉静,但在看到她眼中的焦急时,流露出不易察觉的担忧。
林知夏心里一颤,委屈和感动瞬间涌上心头。她知道陆时远腿脚不便,轻易不会出门,更不可能来县城。他一定是担心她,才不顾腿伤赶来。他这一句话,就如同定海神针,让林知夏焦躁的心瞬间 ??下来。
“我……我卖不出。”林知夏声音低落,指了指背篓里那些不被看好的“宝贝”。
陆时远没有多说,只是站得离她更近了一些。
他的存在,就像一道无形的墙,让周边的风言风语消散了不少,也让林知夏的心思重新活络起来。她观察着过往行人,大多是城里人,穿着比清水村的村民整洁,脸上也少了些疲惫。
“对,城里人,他们吃不着这些原生态的东西!”林知夏突然想起了什么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
就在林知夏以为希望渺茫之时,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男人,身边跟着一个气色红润、打扮得体的老太太,缓缓走过她的摊位。老太太的目光无意中落在林知夏的背篓上,突然停住了脚步。
“呀!这是马齿苋和蒲公英?!”老太太发出惊喜的声音,语气中带着一丝怀旧,“我己经好多年没见着这么鲜嫩的马齿苋了!”
林知夏立刻抓住机会,脸上浮现出真诚的笑容:“大娘,您眼光真好!这些都是今早刚从山里采的,还带着晨露呢,保管比市面上的都新鲜!”
男人也凑过去,看了看那些翠绿的野菜:“的确是很新鲜。这山货可不容易得。”
“大娘,这马齿苋凉拌炒肉都好吃,清热去火。这蒲公英,用来包饺子,或者是熬水喝,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,尤其适合您这样注重养生的城里人!”林知夏巧妙地运用了现代对野菜价值的宣传语,配合着当时“养生”和“稀罕”的心理。
老太太听得眼神更亮了:“哎呀,小丫头还挺会说!来来来,给我称两斤马齿苋,再把这蒲公英也都要了吧!”老人见她这般活络,又好奇地看了看她的草药,林知夏见状,赶紧解释了苍耳的功效。
男人在一旁看着林知夏,眼神里带着一丝欣赏。在当时,大部分农村来的姑娘,要么畏畏缩缩开不了口,要么只会机械地叫卖。林知夏的言语清晰,逻辑条理,不卑不亢,让他觉得非常新奇。
“小丫头,你这草药识得真齐全。”男人递过来几张一块的纸币,这是在当时相当可观的金额。
林知夏手接过钱,数了又数,竟有足足十块钱!这笔钱能买多少米,多少油!她看着那红色的钞票,眼中充满了喜悦,也有些不敢置信。
背篓里的山货瞬间被清空了一大半,剩下的小部分也很快被闻讯而来的其他人抢购一空。
“全都卖光了!”林知夏激动地冲陆时远挥了挥手中的钞票,脸上洋溢的笑容,比阳光还要灿烂。她从未想过,靠着山里的‘野草’,竟然能赚到这么多的钱!
陆时远看着她,脸色也柔和下来,嘴角不易察觉地上扬,眼中只有他身前那个喜极而泣的女人,目光中充满了骄傲和深沉的赞赏。
林知夏提着空空的背篓,怀里揣着沉甸甸的钞票,和陆时远一同踏上回家之路。
她仿佛感受不到疲惫,身心都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力量和喜悦。这是她两世为人,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,在如此艰苦的年代,为这个家赚取了如此可观的财富。
这笔钱,对陆家而言,无疑是一笔雪中送炭的“巨款”。足够买上几斤白面,几斤猪肉,还有陆时远需要的药材,甚至能添置一些过冬的棉衣。
林知夏己经开始在脑海中勾勒起家庭改善后的美好图景。
然而,她也能预见到,这笔钱带回陆家,必然会在婆婆张春梅那里掀起巨大的波澜。一个从未想过“野草”能卖钱的农村老太太,看到这实实在在的钞票后,会是怎样的反应?是欣喜若狂?还是惊疑不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