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脉双星录
道脉双星录
当前位置:首页 > 仙侠 > 道脉双星录 > 第35章 道盟危机

第35章 道盟危机

加入书架
书名:
道脉双星录
作者:
房三善
本章字数:
4184
更新时间:
2025-06-04

戌初刻,龙虎山的晚风裹着朱砂香掠过观星台。张承枢握着半张被揉皱的黄纸,指腹反复着纸上“九婴”二字,墨痕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——那是今日道盟新颁的《禁经令》上,被朱砂笔重重勾销的篇目。

“上月在赣江见过的河伯残魂,妖核里有北斗纹。”苏挽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月白色广袖拂过石栏,腕间银香囊轻响,“方才清虚师伯抄经时,我看见《大洞真经》卷七的‘太一御妖篇’被人用符水改了字迹。”

少年转身,阳平治都功印在腰间泛着微光,映出他剑眉下紧蹙的纹路:“我爹今早去道盟前,特意把《正一法文》里的‘九婴劫异录’章节缝进了法袍夹层。这些天各脉传来的驱妖玉简,但凡提到‘九头’‘水火双炁’的,末尾都有焦痕。”

藏经阁的飞檐在夜色中如展翅玄鸟,三重铜锁在门楣上投下阴影。苏挽月指尖划过石墙上的“三洞宝经”浮雕,五帝冠形玉簪突然发出清鸣,簪头五帝像的眼瞳竟缓缓转向右侧——那里是存放《九婴劫异录》的“太玄部”方位。

“罡气阵变了。”张承枢忽然按住腰间法印,瞳孔映出地面砖缝间游走的金红色光丝,“原本按北斗布的二十八宿阵,现在……”他顺着光丝走向,忽然顿住,“是五岳真形图的走势,有人用上清派的‘镇山罡’改了阵眼。”

苏挽月闭目存神,神识如月光漫过砖石,忽然在第七块青砖下触到冰凉的剑意:“是茅山‘斩邪剑’的气机,三个月前随清虚师伯来参会时,我见过这种剑气烙印。”她睁开眼,眸中犹有白气流转,“道盟在防我们。”

少年忽然笑了,指尖掐出“破阵诀”,桃木剑上二十西节气纹路亮起:“那就让他们知道,天师道的‘六甲奇门’,可不是靠死记硬背阵图。”剑诀落下的瞬间,他忽然瞥见苏挽月袖中滑出半幅绢画——是今早她在静室画的《道脉双星图》,北斗与五帝座之间,九道淡墨勾勒的身影若隐若现。

藏经阁内,烛影摇红。两人贴着绘满星图的墙壁前行,苏挽月忽然按住张承枢握剑的手,指尖轻点自己眉心:“第三根梁柱后,有‘听音鼠’的妖魂附在经架上。”少年挑眉,从袖中摸出三枚“隐声符”,符面北斗纹与苏挽月指尖五帝纹同时亮起,如萤火相触,在空气中荡开无声的涟漪。

“太玄部戊字架。”苏挽月忽然驻足,望着眼前空荡荡的木架,架上积灰处有新鲜的手印——五指张开,掌心纹路竟与张承枢法印上的阳平治纹完全吻合。少年伸手抚过架上残页,忽然摸到纸角暗纹:“是九婴的尾椎骨纹路,和雷池底的封印一样。”

“这里。”苏挽月忽然抽出一本包着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封皮的典籍,翻开后,泛黄的纸页上用朱砂写着“双星现,九婴醒,非劫是缘”,落款是“正一第三十七代天师张与材”,字迹与三年前神秘道童留下的字条如出一辙。

窗外忽然传来仙鹤清鸣,三道剑光自东南而来。张承枢迅速将典籍塞进苏挽月袖中,指尖在墙上画出“藏形符”,却见苏挽月忽然闭目,五帝冠簪飞起悬于头顶,化作五道白气裹住二人——正是上清派“徊风混合”秘法中的“五帝护真”。

剑光刺破夜色的瞬间,苏挽月的睫毛轻轻颤动。她能清晰“看见”张承枢此刻的内炁运转:雷池淬炼的火炁在经脉中如银蛇游走,却在流经心脉时,自动分出一缕细流,与她存神境中“心神火官”的光焰遥相呼应。这种无需言语的默契,自鄱阳湖一战后便愈发清晰,就像此刻,他明明在画天师道的藏形符,指尖却不自觉融入了她教的“徊风步”节奏。

“道盟为何要封这些记载?”待剑光远去,张承枢忽然低声问,指腹着典籍上的尾椎骨暗纹,“九婴若真是天道失衡之相,当年祖师为何要将它封印?”

苏挽月望着窗外被剑光斩落的竹叶,忽然想起华阳洞壁画上,张天师与陶弘景并肩而立的场景。那时他们的法器尚未分开,道袍上同时绣着北斗与五帝纹:“或许,比起降妖,更难的是让世人相信,有些‘妖邪’本就是天道的伤口。”

藏经阁的铜钟突然轰鸣,震得典籍上的灰尘簌簌而落。苏挽月袖中的《道脉双星图》无风自动,绢画上的九道身影忽然凝实,其中一道转身,面容竟与三年前雷池边的神秘道童一模一样。

“走!”张承枢忽然拽住她的手腕,桃木剑劈出半道雷符,将追来的剑光引向相反方向。少年掌心的温度透过道袍传来,苏挽月忽然想起今晨在静室,自己观想“心神”时,那团本应赤红的神火,不知何时染上了淡金的雷纹——就像此刻,他拽着她奔跑时,腰间法印与她冠簪的光芒,正以某种神秘的频率共振。

当两人跃出藏经阁的瞬间,漫天星斗忽然偏移。张承枢看见北斗第七星“摇光”竟向五帝座方向移动,而苏挽月则在存神境中,第一次“看”清了道脉双星的真意:原来所谓“体用”,从来不是对立的两极,而是像此刻交叠的掌纹,雷火与白气在指间流转,分不清哪缕是他的,哪缕是她的。

“明日道盟晨会上,”苏挽月忽然低声说,指尖悄悄勾住他的袖口,“你注意看玄武殿梁柱上的‘九婴纹’,那是用初代天师的血绘的——和你父亲法袍里的残页,纹路完全不同。”

少年转头,看见月光落在她发间的玉簪上,映出五帝座的星芒。他忽然想起十岁那年在茅峰初见,她站在山雾中,眸中倒映着初升的太阳,而他手中的法印,恰好接住了第一缕雷光。原来从那时起,道脉的羁绊便己埋下,就像此刻,藏经阁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响,串起的不仅是夜色,还有两个少年在道途中逐渐靠近的心跳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