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师道仙道贵生
天师道仙道贵生
当前位置:首页 > 都市 > 天师道仙道贵生 > 第13章 青童护魄照灵关——记方三善十一悟《黄庭》肝要

第13章 青童护魄照灵关——记方三善十一悟《黄庭》肝要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天师道仙道贵生
作者:
房三善
本章字数:
3304
更新时间:
2025-05-07

龙虎山的翠锦洞藏在万竿修竹深处,洞壁生满翡翠般的苔藓,随呼吸泛出粼粼青光,恍若肝经气脉的显化。方三善跪坐在洞中央的青玉竹席上,面前青铜盘里盛着新采的竹叶露,水面倒映着他右胁下若隐若现的“青童神公子”虚影——那是《黄庭》第十一章“肝部之中翠重里”的初显征兆。

“肝属木,其神为龙烟,字台明,又称青童神公子。”张静虚手持刻着“震卦”的青竹杖,杖尖轻点水面,激起的涟漪竟在洞顶拼出“主诸关镜聪明始”的篆文,“你看这‘青锦披裳佩玉铃’,正应了佳萍昨夜新绣的《青童护魂图》——她袖口的云雷纹,可是你幼年穿的第一件道袍纹样?”

三善闭目内视,右胁深处浮现出翠玉雕琢的宫殿,殿中少年身着青锦长袍,腰间玉铃刻着与佳萍绣绷相同的并蒂莲纹,正手持竹简批注《关镜经》。竹简上的字迹竟与佳萍的绣针轨迹完全一致,每一道青线都对应着肝经的七十二穴,殿角悬着的青铜镜,映出千里外绣阁里佳萍揉按眼疾的模样。

“外应眼目日月清。”张静虚竹杖轻点三善双目,他忽觉双眼化作两轮青日,左目映着佳萍晨起刺绣的倦容,右目照着她深夜补绷的剪影。肝神青童突然振袖,玉铃音波穿过云海,落在佳萍眉间,竟让她因熬夜而生的红血丝瞬间消退——这正是“和制魂魄津液平”的本能显化。

“百疗所钟存无英。”张静虚见三善指尖泛起青气,知是调动了肝木之精,“无英者,肝神之别名,主摄魂魄。你道侣近日总梦见青鸾折翼,正是魂不守舍之象,需以‘青锦披裳’护之。”三善依言观想肝叶化作五瓣青莲花,每瓣都绣着佳萍的生辰八字,随呼吸飘向嘉应州。

是夜,三善在“青童阁”修炼“摄魂还魄”之法。阁中三十六盏青瓷灯映着不同形态的肝神,他忽然发现,每盏灯上的青童纹样都与佳萍绣制的童衣一致:领口绣着护魂铃,袖口缀着防惊符,正是“佩玉铃”在尘世的显化。当他念及“垂绝念神死复生”时,心口突然浮现出佳萍的虚影——她在绣绷前突然晕厥,手中银针正对着青童的眼睛。

“佳萍!”三善本能地结出“震木印”,肝神青童化作青鸾破窗而出,双翅展开时竟带着佳萍绣绷上的全部青线,如丝带般缠绕在她腕间。与此同时,他内视中的青锦衣裳突然离体,化作护罩覆在绣阁床榻,正是“同用七日自充盈”的紧急存思。

(本章插入诗词:

七律·悟《黄庭》第十一章

翠锦洞深竹露清,青童持简照灵扃。

玉铃响处魂初定,青锦披时魄始宁。

双目含光凝日月,三焦和气化云星。

忽闻绣阁银釭坠,便化青鸾绕玉棂。

鹧鸪天·肝神通感

青童阁内烛影深,肝神振翅动青衿。

玉铃暗合绣绷韵,青锦潜通护魄心。

魂欲散,魄将沉,一针惊落梦中簪。

人间最是关情处,化作灵光照眼明。)

次日,张静虚带三善来到“明目崖”。崖下村落流行“雀盲症”,患者每至黄昏便视物不清,正是肝血不足之象。三善依经结“青童印”,掌心浮现出佳萍绣制的“明目符”,每道青线都对应着他肝经的“关镜”穴位。

“看那青童神公子,正借你的手掌播撒竹露。”张静虚指向一位老猎户,他浑浊的双眼突然映出三善道袍上的青锦纹,“你道侣绣在帕子上的竹叶露图案,此刻成了引动肝木之气的媒介——这便是‘外应眼目’在尘世的显化。”

三善收功时,发现掌心躺着佳萍掉落的青线穗子,穗子上系着半片竹叶,叶脉竟与他肝经的走向完全一致。竹叶在他手心跳动,最终化作青童腰间的玉铃虚影,发出清越的响声,惊起崖边久未开屏的青鸾。

暮色中,三善摸着右胁下温润的肝神虚影,忽然明白:所谓“摄魂还魄永无倾”,从来不是玄奥的术法,而是将对道侣的牵念,化作护佑众生的青锦。就像佳萍的绣针,既能绣出青童神公子,也能缝补人间模糊的视线;他的存思,既能凝聚肝木之精,也能照亮尘世中每一个因劳成疾的灵魂。

这一晚,嘉应州蒋家绣庄的烛火格外清亮。蒋佳萍摸着腕间突然出现的青线护腕,发现护腕内侧绣着细小的“无英”二字——那是三善白日在明目崖上,用肝神之气为她编织的安魂符。她不知道,千里外的龙虎山,有位少年道士正将她的每一次眼痛,都炼作了“贵生”的青竹露,就像她将对他的每一缕担忧,都绣进了护佑众生的青锦衣裳里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