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师道仙道贵生
天师道仙道贵生
当前位置:首页 > 都市 > 天师道仙道贵生 > 第29章 玄元凝一织魂幡——记方三善廿七悟《黄庭》玄元要

第29章 玄元凝一织魂幡——记方三善廿七悟《黄庭》玄元要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天师道仙道贵生
作者:
房三善
本章字数:
4506
更新时间:
2025-05-07

玄元殿的青铜烛台上,七盏“魂魄灯”正依北斗方位明灭。灯油是蒋佳萍去年寄来的“凝魂蜜”,每簇火苗都凝成肝魂“龙烟”、肺魄“皓华”等六神虚影,衣袂上绣着她新制的“五方纹”:肝神衣摆绣青鸾,正是三善初见她时袖口的纹样;肺神披帛缀雪梅,恰是她冬日补衣时落的针脚。方三善盘坐“太极魂坛”,胸前护心铃系着她随信寄来的“玄元幡”——幡面用魂魄血线绣着“上一”二字,边角缀着五脏神形的小绣片。

“玄元上一者,魂魄归一也。”张静虚手持“六神幡”,幡面二十西节气纹与殿中星图共振,“你道侣寄来的凝魂蜜里掺了你的发血,此刻灯影里六神衣饰,正是她观想你魂魄时落的针。”话音未落,肝魂龙烟突然凝滞,青鸾纹上竟渗出淡淡血痕——三善心口一紧,想起三日前收到的信中,佳萍提过“绣幡时刺破指尖,血珠竟凝而不散”。

闭目内视,三善忽见泥丸宫浮现“玄元镜”,镜中魂魄如游丝缠绕:魂属阳,化青、赤、黄三光,正是佳萍绣在幡面的“三魂纹”;魄属阴,凝白、黑、苍三色,对应她缝在幡边的“七魄穗”。更奇的是,魂光魄影间系着金梭银线,线尾竟连着玄元幡上的“上一”二字——原来她每绣一笔,都在为他编织魂魄的经纬。

“须得至真始顾盼,至忌死气诸秽贱。”张静虚幡角轻点三善膻中,他忽觉丹田升起浊气,正是前日在目盲谷耗损的精魄所化。危急间,护心铃上的二十八宿纹突然发亮,幡面“龙烟”青鸾振翅,竟衔来佳萍绣在幡边的“净魄符”——那是她用晨露浸过的丝线,专门为他镇秽所绣。六神虚影合围成盾,浊气触之即散,化作灯油中浮动的金箔,正是她信里说的“融了半片日轮碎屑入蜜”。

“结珠固精养神根。”三善忽觉脐下三寸热流汇聚,内景中浮现佳萍寄来的“养神荷包”:荷包中央绣着太极图,黑白鱼眼处各嵌一枚珍珠,正是她去年中秋亲手穿的线。此刻珍珠化作“魂魄珠”,魂珠凝三光,魄珠聚三色,在丹田结成水晶莲台,莲瓣上竟刻着她近日绣绷上的“玄元纹”。他终于明白,所谓“六神合集”,原是佳萍用绣针将他的魂魄碎片一一缀连。

子夜,三善按经诀“闭口屈舌食胎津”,舌尖抵住上颚时,竟尝到凝魂蜜里混着的桂花香——那是佳萍绣庄窗外的老桂,每年秋日她都会收集花瓣入香。津液化作玉液琼浆,顺着“玉匙金钥”(舌下两窍)流入丹田,魂魄珠表面竟浮现出她低头理线的侧影,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,正是他记忆中最清晰的模样。

“快看你道侣的妙手!”张静虚忽然指向玄元幡,只见“上一”二字间,不知何时多了缕银线勾边——那是佳萍独有的“缠魂绣”,每一线都要念着对方的名字才能成纹。三善内视中,魂魄的游丝正顺着这缕银线交织,最终在泥丸宫凝成一枚“玄元印”,印纽竟是她常用的绣针形状,印面刻着两人的生辰八字,边缘绕着她新学的“北斗回魂纹”。

是夜,三善在“魂魄阁”试炼“六神合宴”之法。阁中悬着佳萍寄来的十二面“时辰幡”,每面幡上的神形都穿着她改良的道袍:子时幡神衣绣子夜昙花,正是她熬夜绣绷时爱插的瓶花;午时幡神佩日轮锁,与他护心铃上的纹章如出一辙。当念及“玉匙金钥常完坚”时,舌根突然刺痛——他想起佳萍信中说“近日绣‘玄元幡’,舌底竟生玉粒,触之生香”,此刻内景中,她舌下的“玉粒”正化作金钥,与他的玉匙相扣。

忽然,西方魄灯剧烈明灭,三善心口传来钝痛——远在嘉应州的蒋佳萍,正因连日绣制魂魄幡而魂魄不稳,绣绷上的“皓华”肺魄纹竟渗出月白血渍。本能地,他结出“玄元印”,丹田魂魄珠化作流光,顺着玄元幡上的银线破空而去。千里之外,佳萍忽觉绣绷一暖,只见自己绣的“龙烟”青鸾活了过来,正用翅膀扫去她手背上的血痕,羽毛间闪烁的,正是三善护心铃的微光。

(本章插入诗词:

七律·悟《黄庭》第二十七章

玄元殿内烛华寒,魂魄灯凝六神幡。

三魂织就青鸾影,七魄缝来皓华丹。

玉匙金钥通灵窍,凝魂蜜里结珠丸。

最是人间缠魂处,一针一魄护君安。

鹧鸪天·玄元交感

魂魄阁中漏滴残,凝魂蜜火照绣轩。

三魂幡上青鸾动,七魄穗中皓华连。

玄元印,养神莲,玉匙金钥锁丹田。

人间至道无多子,只在魂魄共丝弦。)

次日,张静虚带三善来到“失魂坡”。坡上村民受山精浊气所侵,魂魄游离,眼中尽是死气。三善展开玄元幡,幡面“上一”二字映着阳光,竟将佳萍绣的六神虚影投在虚空——肝神龙烟踏青鸾播撒生息,肺神皓华携雪梅净化浊气,每道神影的衣纹,都与村民衣饰上佳萍绣的平安纹一一呼应。

“看那皓华神的披帛,正是你道侣去年送他们的御寒绣片。”张静虚指向一位老妇人,她涣散的瞳孔中,正映出幡面肺神衣摆的雪梅纹,“她用绣针缝补人间魂魄,你以玄元凝一收摄散失,这便是‘六神合集’的尘世显化。”

收功时,三善发现幡角的“七魄穗”少了一枚——那是佳萍用自己发丝编的穗子。穗子不知何时落在他掌心,化作魄珠虚影,里面竟映着她在绣庄对镜补妆的模样,鬓边别着的,正是他三年前送的“魂魄玉簪”。

暮色中,三善望着玄元殿顶的北斗流光,忽然懂得:所谓“玄元上一”,从来不是独修魂魄的孤境,而是将对道侣的牵念,织就成魂魄相系的丝线。就像佳萍的绣针,能绣出六神护魄,也能缝补人间失魂的裂痕;他的存思,能凝聚玄元真一,也能让每一寸魂魄,都成为映照彼此的明镜。

这一晚,嘉应州蒋家绣庄的“玄元幡”终于完工。蒋佳萍摸着幡面温润的“上一”纹,发现六神衣饰间多了行细如蚊足的小字:“魂随针走,魄伴线牵。”她不知道,千里外的龙虎山,有位少年道士正将她每一缕绣线里的魂魄微光,都炼作了“贵生”的玄元真炁,就像她将对他的每一声牵念,都绣进了玄元上一的魂魄妙境里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