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水府幽深的房间之内,黄天化的眸光流转,最终定格在了那分身造化天书之上。
造化天书,此乃前世之中一件威能无匹的灵宝,若依照这方世界的神器品阶来划分,它当属那法则神器之上,更为珍稀的本源神器之列。
历经混沌那无尽的消磨,造化天书的力量虽己近乎消耗殆尽,然其本质之坚韧,却依旧如初,未曾有丝毫的改变。
正因如此,黄天化方能将其炼化为身外化身,随着他实力的不断提升而水涨船高。
就如同那一个个空旷无垠的大海,只需源源不断地将水灌入其中,便能逐渐恢复其往昔的境界。
然而,黄天化在踏入天神境这一崭新天地后,却察觉到分身的困境。
在那造化天书的内里,隐藏着前世天道的碎片,一旦造化天书踏入天神境之门槛,与这方天地的法则相互交织,便如同黑夜中的明灯,无法逃避,必然被元初界天地意识察觉。
届时,那天道碎片被元初界的天地意识所吞噬,化作其力量的一部分,永远消失于这世间。
自己不但丢失最大的造化,而且自己的金手指造化天书的推演之力也不复存在。
要知道造化天书被黄天化炼化为分身后,不但能帮助他推演天地法则加速修行,而且还能推演各种法术。
产生这种能力的根本就是造化天书内部的天道碎片,造化天书正是借用天道碎片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些功效。
思及此,黄天化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,他暗自思量:“或许,我可以另辟蹊径,修行那仙道之法!如此能避开与天地法则的接触。”
前世之中,仙神二道并驾齐驱,皆是通往无上境界的通天大道。
而此方天地初开,唯有神道盛行,仙道尚未有大神通者创出。
他或许能借助造化天书,推演仙道修行之法,进而以造化天书修行仙道。
仙道,追求超脱于世,讲究的是一个炼,炼天地万法于己身。
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反虚,而炼虚得道。这十二字真言,道尽了仙道修行之路。
更有那金丹大道,练就一颗金丹,便可斩断与天地的因果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此等境界,何其令人向往!黄天化的心中,己暗暗下定了决心,定要在这方天地中,推演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仙道之路。
造化天书蕴藏着前世仙道的功法秘典,以此为引,融汇进这方天地的法则,必然可以创造出一门适合这方世界的仙道修行之法。
造化天书很快开始推演,却并确定了推演方向。
分别是人仙境,地仙境和天仙境三个境界,至于之上的道路和功法需要他修为进一步提升才能确定。
首境,人仙境。此境为修仙之始,修士需于丹田气海之中,炼就一枚金丹。那金丹聚合生灵精气神,蕴含着无尽生机与潜力。
金丹需经九炼之磨砺,每一炼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,肉身的蜕变,仿若凤凰涅槃。
待至九炼通玄之时,金丹熠熠生辉,孕育出元神,元神如婴儿在金丹之中孕育汲取养分,待元神打破金丹时,修士便踏入了地仙之境。
地仙境。此境修士,元神需历九变之劫难,一劫一蜕变,每一次变化皆是修士对生命、对天地更深一层的领悟与感悟。
仿若蝶变重生,每一次蜕变都让修士更加强大。待元神九变圆满之时,修士便与天地同脉相连,拥有移山倒海、呼风唤雨之神通。
三境,天仙境。此境己是仙途中的佼佼者,修士需于心灵深处,以对天地法则的领悟凝铸道根。
道根深藏不露,却如那天地之根般稳固而坚韧,支撑着修士心灵对天地法则的深入参悟与领悟。
修士需静心凝神,感悟天地间的微妙变化与奥秘,将自身与天地融为一体,仿若天地之子般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。
待道根凝成之时,肉身元神融为一体,聚散随心,逍遥自在,遨游于九天之上,俯瞰众生如蝼蚁般渺小。
确定好那修仙之道框架后,黄天化便开始以造化天书,细细推演其中修行的诸多细节。
他盘膝而坐,身形宛如一尊古老的石雕,沉静而坚定,双眸微闭,心神己完全沉浸于那无尽的玄奥之中。
他一边推演着修行的法门,一边亲身实践,将那些玄妙的理论化为实际的修行。
第一年,造化分身凝聚出金丹,金丹熠熠生辉,随着他的呼吸而起伏波动,仿佛在与他的心灵共鸣。
细心地感受着金丹的每一丝变化,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心神,让金丹在九炼之中逐渐凝炼蜕变。
第二年,金丹碎,元神出,进入地神境。
元神也在他的推演与修行中逐渐凝实,从最初的虚幻缥缈,变得越来越有质感。
他仿佛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元神的存在,那种与自己心灵相连的感觉。
以天地道纹磨砺元神,凝成九道劫锁,每一次蜕变打破一道劫锁,都让元神更加强大,仿佛能够洞察天地的奥秘。
第三年进入天仙境。
道根在他心灵深处悄悄生长,如同一颗种子,在无尽的修行中逐渐发芽、茁壮成长。
他静心凝神,摒弃一切杂念,让心灵与天地相融,感悟着天地间的微妙变化与奥秘。
道根在他的修行中逐渐凝成,化作他的力量之源,熔炼元神与肉身于一体。
就这样,黄天化一边推演着修行的细节,一边亲身实践,将那些玄妙的理论化为实际的修行成果。
三年时光匆匆流逝,如白驹过隙。
黄天化的分身——造化天书,己经到达天仙境。
仙道之路,乃是采日月之玄机,盗天地之造化,一步步超脱于天地之外,也因此而引来了天地的忌惮与嫉妒。
当造化天书迈入天仙境的那一刻,黄天化能清晰地感受到,一股无形的劫数悄然诞生,如同乌云蔽日,笼罩在他的心头。
他深知,一旦造化天书离开他的识海,失去了他主身的遮蔽与保护,必然会遭受那天地意识的猛烈攻击,劫数难逃。
前世仙道修行,一步一劫,此言非虚。
而黄天化之前的积累,在这三年的修行中己消耗殆尽。
他明白,若要继续推演之后的境界,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,得不偿失。
于是,黄天化决定暂时停下修行的脚步,转而想办法化解那隐藏的劫数。
他深知,这劫数非同小可,若不能妥善化解,必将对造化天书之后的修行之路造成极大的阻碍。
他闭目沉思,心神沉入识海之中,与造化天书合力推演,化解劫数的线索与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