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与苏霓裳达成“秘密同盟”之后,顾临渊的生活,陷入了一种奇异的、高度紧张的平衡之中。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走在悬崖钢丝上的人,脚下是万丈深渊,而他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与专注,一步都不能踏错。
白天,他以“历史顾问”的身份,在新纪元大厦那间压抑的、仿佛能吸走所有生机的会客室里,与苏霓裳进行着被严密监控的“学术探讨”。他将《离魂曲》的乐理拆解得支离破碎,用大量晦涩的南唐宫廷乐律术语,向陆沉的监控系统,表演着一出名为“合作”的、无懈可击的戏码。
他不再只是简单地讲解,而是将自己变成了一位真正严谨而又带着一丝书呆子气的学者。他会在白板上画出复杂的律吕图,详细阐述“燕乐”与“清乐”在调式结构上的本质区别;他会引用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句,分析“犯调”与“借宫”的技巧如何服务于词作的情感表达。他将真正核心的、关于《离魂曲》后半段那足以毁灭心智、撼动物理世界的旋律,巧妙地、如盐溶于水般,隐藏在这些浩瀚如烟海的故纸堆的迷雾之后。
而苏霓裳,则扮演着一个求知若渴、又时而会因“记忆碎片”而陷入迷茫的“觉醒者”。她的表演天衣无缝,甚至比顾临渊更加投入。她会时而蹙眉沉思,仿佛在努力理解那些深奥的乐理;时而会突然恍然大悟,眼眸中迸发出惊喜的光彩,让监控后的分析师们认为她的“觉醒”正在稳步推进。她甚至会在顾临渊提到某个特定的历史典故,比如“金陵城破”或是“清音阁绝唱”时,流露出恰到好处的、短暂的失神与痛苦,让陆沉更加坚信,顾临渊就是刺激她、解锁她记忆的唯一钥匙。
他们像两个带着镣铐的舞者,在刀尖上,为那个唯一的、坐在黑暗中审视着一切的观众,跳着一曲精心编排的双人舞。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眼神交汇,都是在确认彼此的状态;每一次看似随意的停顿和喝水,都是在交换着只有他们才能看懂的、关于时间和行动的无声信息。这是一种极致的考验,对智力,对演技,更对彼此的信任。
而到了夜晚,当脱下“历史顾问”这层伪装后,顾临渊则会一头扎进研究所的档案室和实验室,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对那座无名古墓的研究之中。白天的伪装耗尽了他的心神,但夜晚的研究,却能让他重新找回力量。
那座墓,己经成了他唯一的希望。他坚信,能将苏霓裳从陆沉的囚笼中解救出来的钥匙,就埋藏在那千年的尘埃之下。
“教授,你看这个!”实验室里,一个年轻的助手忽然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惊呼,打破了深夜的寂静。
顾临渊立刻放下手中泛黄的文献,快步走了过去。实验室里灯火通明,几台最先进的仪器正高速运转着。助手正对着一台高精度的电子显微镜,屏幕上,显示着那枚“霓裳”玉佩的微观结构图。
“我们在玉佩的内部,发现了非`常规`律的、人为蚀刻的痕迹。它太细微了,细到一开始我们都以为是玉石天然的纹理。它藏在玉石晶体的自然缝隙里,肉眼和普通放大镜根本看不出来。”
顾临渊凑到屏幕前,心脏不受控制地猛烈跳动起来。
在放大了数千倍之后,玉佩温润的质地呈现出一种奇异的、如同迷宫般的晶格状。而在这些晶格的缝隙之间,赫然刻着一行行比发丝还要纤细、肉眼无法识别的文字!它们如同幽灵般附着在玉石的肌理之中,静静地沉睡了千年。
这是一种微雕技术!是唐代己经出现、但极少用于玉器内部的、鬼斧神工般的技艺!将文字刻在玉石内部,这需要何等精湛的技巧和何等坚定的决心!
“立刻进行三维扫描和建模!把这些文字还原出来!”顾临渊的声音,因为极致的激动而微微颤抖。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,自己即将触碰到整个事件最核心的秘密。
几个小时后,经过超级计算机夜以继日的复杂运算,那些隐藏在玉佩深处的秘密,终于被一字一句地“翻译”了出来,呈现在巨大的显示屏上。
当顾临渊看到屏幕上那段被还原出的、带着古朴隶风的文字时,他感觉自己的血液,都在瞬间凝固了。整个实验室的喧嚣仿佛都离他远去,世界只剩下他和屏幕上那些令人心惊肉跳的字迹。
那不是诗词,也不是情话。
那是一段……关于“时空之门”的、匪夷所思的、近乎神话的记载。
记录者,正是他的先祖,那位南唐琴师。
根据玉佩中的记载,琴师在为苏霓裳谱写《离魂曲》的过程中,偶然间从一本上古流传下来的、名为《玄音秘要》的孤本中,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。
书中说,天地间存在着一种“同频共振”的法则。万物皆有其频率,当某种声音的频率,与时空本身的固有频率达成一致时,便能撕开时空的壁垒,打开一扇通往过去或未来的“门”。
而《离魂曲》,就是一把能够奏响宇宙弦音的钥匙。
苏霓裳那千年一遇的嗓音,是启动钥匙的“歌者”。
而他这位能与她心意相通、血脉相连的琴师,则是稳定钥匙能量、防止时空坍塌的“琴心”。
这还不是最惊人的。
最让顾临渊通体冰寒、不寒而栗的,是启动“时空之门”所需要的……祭品。
玉佩上,用一种近乎血泪的、力透玉石的笔触,写着开启仪式的最后两个条件:
其一,必须在“月圆之夜,地脉汇流”之处举行仪式。所谓地脉汇流,是古代堪舆学中,地气能量最强盛的节点。
其二,需要“歌者之泪,琴师之血”,共祭于阵眼之中。
歌者之泪,是引动情感共鸣、开启时空涟漪的媒介。
而琴师之血……则是启动和稳定整个仪式的、最后的、也是最关键的……燃料。是以生命为代价的献祭。
顾临渊猛地后退一步,后背重重地撞在了冰冷的实验台上,发出沉闷的响声。
他终于明白,先祖在石壁上刻下的那句“以吾之血,谱汝之魂”的真正含义了。那不是一句浪漫的誓言,而是一个沉重到无法呼吸的、血淋淋的承诺。
他更明白了,为何族谱中会语焉不详地记载,那位先祖是因“妖姬”而招致“灭门之祸”。
或许,在金陵城破之夜,他的先祖,本想启动这个逆天改命的仪式,将苏霓裳送离那个必死的绝境。但仪式失败了,或者说,根本没来得及举行,便被冲入的叛军打断。而这个试图逆转天命的秘密,也为他的家族,带来了灭顶之灾。
原来,所谓的家族诅咒,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宿命。
而是一个用血写成的、关于牺牲与守护的……残酷真相。
“临渊,临渊?你怎么了?脸色这么难看!”刘教授的声音,将他从巨大的震惊中唤醒。
顾临渊抬起头,脸色苍白如纸,嘴唇失去了血色。
“老师,”他艰难地开口,声音嘶哑,“帮我查一下,本市所有现存的、与南唐时期‘地脉汇流’相关的古代祭坛遗址。立刻,马上!动用一切资源!”
刘教授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但看到顾临-渊前所未有的凝重神情,还是立刻行动了起来。
顾临渊看着屏幕上那段关于“琴师之血”的记载,心中一片冰冷,却又有一种奇异的平静。仿佛一块悬了很久的石头,终于落了地。
他一首以为,自己的使命,是揭开历史的真相,是在象牙塔里守护文明的余晖。
首到这一刻他才明白,自己从出生起,就被赋予了另一个使命。一个流淌在血脉里,无法逃避的使命。
一个需要用生命去完成的、守护她的使命。
他拿出手机,看了一眼日历。屏幕上显示着,距离下一个月圆之夜,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。
时间,不多了。
他必须在那之前,将苏霓裳救出来。
也必须在那之前,做好……牺牲自己的一切,为她打开回家之路的准备。这一次,不能再失败了。